有不少病人因為覺得眼睛干而向眼科醫(yī)生求診,經檢查后被診斷為干眼癥(Dry Eye),需要接受治療。干眼癥是眼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之一,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都十分普遍?;忌?/span>干眼癥,如果沒有適當治療,眼睛可能因滋潤不足而出現不適癥狀,還可能會影響視覺質素,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角膜受損,進一步影響視力。因此一旦確診患上干眼癥,應該值得重視,尋求積極的治療方法,以免影響視力。本篇主要為大家介紹干眼癥成因和藥物治療的新進展。
何謂干眼癥?
干眼癥是眼科門診中常見的疾病之一,在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皆是十分普遍,由于淚水的分泌在正常的情況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,所以干眼癥的病患也以年長者居多,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,可能因為她們受荷爾蒙影響,而導致淚水分泌更加減少。不過,近年來,由于空氣污染的加劇,年輕的干眼癥患者也越來越多。
傳統認為干眼癥是因為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分布不均,或淚液過度蒸發(fā),造成淚液無法適當保持眼球表面濕潤。但淚液膜及眼球表面學會(Tear Film and Ocular Surface Society)于2007年為干眼癥下了一個新的定義︰干眼癥是一種淚液與眼球表面的疾病,成因眾多,徵狀包括眼部不適、影響視覺質素及導致淚膜(Tear Film)不穩(wěn)定。其中不穩(wěn)定淚膜更可能導致眼球表面的組織傷害。
另外,某些全身性的免疫疾病,如Sjgren's 綜合癥,也可能導致干眼,如果確定病因,則應治療全身性的疾病,同時治療干眼,才能獲得良好的療效。
淚膜功能與干眼癥
淚膜為覆蓋眼球前表面的一層液體薄膜,覆蓋在角膜和結膜的最外面,淚膜的功能主要包括:沖刷清潔角膜表面(不斷刷新的淚液,可去除落在角膜表面的異物與微生物,防御致病微生物的侵襲)和營養(yǎng)潤滑眼球表面,提高角膜的光學性能。
淚膜可以分為三層:
1. 脂質層(Lipid layer):為淚膜的最外層,主要成份是油脂,主要由瞼板腺(Meibomian Glands)所分泌。在正常體溫下呈液態(tài),可防止淚液蒸發(fā)。
2. 淚水層(Aqueous Layer):為淚膜中層,是三層結構中最厚的一層,主要由水、無機鹽、有機物、蛋白酶和球蛋白等組成,是由淚腺(Lacrimal Gland)分泌。除滋潤作用和給角膜供氧作用外,更有抗菌及殺除有害微生物、清除代謝物的功能。
3.粘液層(Mucous Layer):為淚膜的內層。覆蓋于角膜上皮表面,主要是粘性物質(Mucin)。主要由結膜上皮杯狀細胞(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)分泌,具有高度的親水性,在角膜上皮層和淚膜的淚水層之間形成親水界面,令淚液的水液層能均勻分布在角、結膜的表面。
淚液膜的三層結構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任何一層有問題,整個淚液膜都有機會受到影響,而若淚膜無法維持正常結構,則可能引致干眼癥的發(fā)生。
干眼癥藥物治療新進展
一、治療概念的更新
若單純因為淚液分泌不足而致的干眼癥,給予額外補充的淚液應該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。但不少病人即使使用大量的人工淚液,干眼的癥狀未見到改善。有醫(yī)生發(fā)現不少病人的淚水分泌是足夠的,病徵主要是由于眼球表面發(fā)炎、油脂腺失調(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)及淚液膜滲透壓過高等而引起。此外,眼瞼邊緣有一個被稱為眼瞼撥水板(Lid Wiper)的結構,在每一次眨眼的時候,像汽車水撥一樣刷過眼睛表面,幫助形成均勻的淚膜,當這個結構出現問題,表面不再平滑時,亦會影響淚膜,導致干眼癥狀,甚至令角膜上皮受損,這種情況醫(yī)學上稱為Lid Wiper Epitheliopathy(簡稱LWE)。
隨著對干眼癥的更深入了解,醫(yī)學界重新定義干眼癥,因此,若發(fā)現傳統治療未如理想時,應盡量找出病因,對癥下藥,如果存在上述問題則應在治療干眼同時針對相關眼疾進行治療,例如眼睛發(fā)炎和LWE可以適當應用類固醇藥物幫助消炎,油脂腺失調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,這樣才能治標又治本。
干眼癥
干眼癥成因新進展:眼瞼撥水板結構出現問題亦會影響淚膜,導致干眼,令角膜上皮發(fā)生病變。
干眼癥
干眼癥的新定義認為,這一眼疾成因復雜,不單單是淚液的不足或揮發(fā)過度,而其他眼表疾病,例如眼睛腺體的功能失調也可能是干眼癥的病因之一。
二、治療新進展
干眼癥的治療除了針對病因治療外,點用人工淚液也是有效的治療。不過,隨著藥物學的不斷進展,人工淚液本身有了很多改進,而且現時還有不少新的藥物用于治療干眼癥,針對淚膜三層結構都有不同的藥物可以進行補充治療,大大提高了干眼癥藥物治療的療效。
其中如果因為油脂層不足,淚水過度揮發(fā)導致眼干,可以通過使用含油脂成份的人工淚液以作補償,新的科技將乳化狀的油脂以特殊技術混入人工淚液中,眼藥水含有油脂成份、水成份和潤滑成份,可以穩(wěn)定保存,相關研究表明,此類藥物用以干眼治療成效良好。通過服用Omega-3(多來自魚油)亦能幫助調節(jié)油脂,幫助淚膜油脂層的正常形成,防止淚水過度揮發(fā),從而緩解干眼癥狀。另外,現時還有眼科新儀器(Ocular Surface Interferometer?Device)可以幫助治療油脂腺失調。
通過特殊技術,油脂成份被高分子復合物包裹,成為含乳化狀油脂的人工淚液,用于治療眼干成效不錯。
新的研究顯示發(fā)現淚液層最里面的「黏液層」,對維持整個淚液層的完整也有重要的作用,健康的黏液層需要角膜上皮細胞和結膜細胞共同努力,所以新的人工淚液著眼于維持淚液在眼睛表面的穩(wěn)定性,而不是僅僅補充一定的淚液量 。研究指出,維它命A 可幫助維持角膜上皮細胞的健康,因此對于某些干眼癥引起的角質化有舒緩的作用,2009年一個臨床研究使用含維它命A的人工淚液,亦獲得了滿意的成效。
另外,亦有不少研究發(fā)現某些干眼癥是由于免疫功能異常,免疫細胞影響淚腺及結膜,破壞原先的組織構造,造成干眼。對于這些病人給予免疫改善治劑如環(huán)孢素(Cyclosporine)等做輔助治療,可能會比單只使用人工淚液更有效?,F時的臨床研究效果良好,而長期的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。
若干眼癥狀嚴重,還可以考慮使用自身血清提取物制成眼藥水來治療,因為含有多種抗體、蛋白及細胞因子等物質,亦是嚴重干眼癥的理想治療。
干眼癥屬于慢性眼疾,雖然相當部份是單純因淚水不夠而致,單補充淚水就能獲得良好效果,但亦有病人對補充淚水治療反應不佳。這些病人需要找到病因,對癥下藥才能根治,而若未能適當治療,嚴重時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。隨著醫(yī)學研究和科技的進展,我們對干眼癥有更新的認識,也發(fā)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。雖然有不少研究的結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,但相信其前景是樂觀的,寄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新藥物面世,能更好地提升干眼癥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