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楚嗎?”
“有變化嗎?清楚了還是模糊了?”
“這個清楚還是上一個清楚?”……
驗光配鏡時,每個人都需要回答驗光師這一連串問題。
在驗光師讓你試戴一副或幾副鏡片后,你還需要回答另一串問題“頭暈嗎?”“看遠的地方暈嗎?”“看近呢?”……
一系列流程走完,才能最終得到驗光處方,知道自己的眼鏡度數。
▲驗光配鏡時,每個人都需要回答驗光師這一連串問題。來源:圖蟲創(chuàng)意
現代醫(yī)學用一系列指標和數字來指代人體的生理狀況——身高、體重、體溫、血壓等等。測量的對象簡單明了地體現在指標名稱中,測量結果往往是確定又唯一的數值。和機器接觸一秒鐘或者稍長,嗶——結果出來了。
驗光似乎是例外。明明測量的是眼球的屈光度,得到的結果卻被稱為“眼鏡度數”,而不是“眼睛度數”。而在被驗光師翻來覆去“拷問”的時候,你的心頭難免會掠過疑問:驗光流程有必要搞得如此復雜嗎?
答案是,很有必要。
許多人理所當然地認定,眼鏡度數不像身高——多高就是多高,無論誰來做測量,180厘米就是180厘米。
但其實眼鏡度數不是一個既定、準確的值。不同的驗光師很可能對同一個人給出不同的度數處方,而兩個度數都可能是合適的。
驗光師在給出驗光處方時,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。
比如主視眼(ocular dominance)。我們大多數人兩只眼睛中,會有一只眼是主視眼,另外一只非主視眼,主視眼看到的影像是視物和定位的主要依據。
又比如屈光參差(aniaometropia),也就是兩只眼睛的視力差距較大。一般認為,兩眼間每25度的差異會產生0.5%物像大小的差別,而能被生理上接受的兩眼視網膜上物像大小的差別在5%以內,也就是250度。過大的物像差異會影響兩眼的融合功能。驗光師正是通過反復的提問與調整,來確定最適合配鏡者的處方。
▲驗光師在給出驗光處方時,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。來源:Pixabay
北京同仁醫(yī)院眼科主治醫(yī)生張慧認為,對于驗光配鏡,患者能接受并且感到舒適是一個原則,“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觀問題”。
張慧也強調,醫(yī)生在給出一個驗光配鏡處方的時候,需要讓配鏡者戴上模擬的度數待一段時間,再通過詢問配鏡者的狀態(tài),以確定該度數是否合適。
“因為你要和眼鏡在一起待很長時間,不是說驗光的一剎那,看得非常清晰,就可以接受這個度數”。
不僅如此,驗光師還會根據你的職業(yè)、日常生活中的用眼習慣等情況,再綜合舊鏡狀況、你的適應性等,去給出一個最佳的驗光處方。
在不同的用眼距離下以及用眼場景下,人對于視力的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。一個經常近距離用眼的人,比如學齡期的孩子,可能更需要一個適合看近處的視力;而一個經??催h處的人,比如司機,可能就需要一個適合看遠處的視力。
▲驗光師還會根據你的職業(yè)、日常生活中的用眼習慣等情況,再綜合舊鏡狀況、你的適應性等,去給出一個最佳的驗光處方。來源:圖蟲創(chuàng)意
這就要求驗光師有足夠的經驗以應付不同配鏡者的不同需求。某教育專業(yè)教育負責人介紹,雖然驗光的流程可以在短期內習得,但經驗卻不行。驗光師會遇到不同的人,從1歲的小朋友,一直到80歲的老人,個體差異會非常大,無法一概而論。
配鏡驗光時個人的狀態(tài)也會影響驗光師的最終判斷。
人的視力本身存在波動,并且受到很多因素綜合作用。比如,用眼時間會造成視力的短期波動,因此驗光師以及眼科醫(yī)生通常會推薦休息好再去驗光。又比如,人在緊張狀態(tài)下,視力也可能發(fā)生變化。緊張的時候,交感神經興奮,瞳孔會在其作用下散大,就可能造成視力的波動。不耐煩或者情緒糟糕導致和驗光師溝通不暢,都可能影響最終的驗光結果。
由此可以看出,驗光過程有驗光師的重度參與,驗光師確定合適矯正度數的主要依據又是配鏡者的主觀感受。因而,驗光可以說是帶有很大主觀性的過程。
眼睛的調節(jié)能力
可能在驗光時幫倒忙
驗光過程中“人”的影響之所以無處不在,和眼睛本身極強的調節(jié)能力有關。
眼睛的調節(jié)能力,主要是指眼睛為了看清近處的物體,需要增加其本身的屈光力。
這個動態(tài)過程主要是靠睫狀肌的收縮,使得晶狀體變凸完成的。眼睛調節(jié)能力的強弱和年齡有關,青少年兒童眼睛調節(jié)能力往往很強,而隨著年齡的增加,調節(jié)功能會逐漸退化。30歲左右的人,眼睛調節(jié)能力通常只有10歲孩子的一半。
▲當我們看遠處的時候,睫狀肌處于放松的狀態(tài)。而當我們看近處的時候,睫狀肌會收縮,于是懸韌帶松弛,晶狀體變凸。變凸的晶狀體屈光能力增加,我們因此能清近處的物體。來源:mammothmemory.net
眼睛的調節(jié)作用對于我們視物十分重要,但對于一個需要驗光配鏡的人來說,這種作用卻可能幫倒忙。
比如一個真性近視的人,他的眼球會增大,其前后徑也會變長。在這種情況下,眼睛的屈光能力自然會改變,光線聚集的位置也會落在視網膜之前。此時,如果再啟用調節(jié)能力(收縮睫狀肌),那焦點就會離視網膜更遠,驗出來的近視度數就會偏高。
由于青少年兒童的眼睛調節(jié)能力往往較好,這種倒忙就會更加明顯。楊友華介紹,根據她的經驗,孩子眼睛的度數,兩次驗光差距100度甚至200度的都有。驗光時,家長在一旁監(jiān)視使得孩子過度緊張,也會造成度數出現大幅度波動。
▲真性近視的人,眼球會增大,其前后徑也會變長,眼睛的屈光能力自然會改變。來源:圖蟲創(chuàng)意
12歲以下的孩子,如果沒有特定的眼科疾病,驗光過程會有一項必要的額外操作,那就是“散瞳”。所謂散瞳,就是往眼睛里滴入能麻痹睫狀肌的藥物,從而讓眼睛暫時失去調節(jié)能力。這時候驗出來的度數,是比較真實的度數,也是能驗出來的最低度數。
成年人眼睛調節(jié)能力下降,散瞳前后的度數差別通常會相對小一些。所以,沒有硬性要求說成年人驗光前一定要散瞳,除非是高度近視等狀況。高度近視的人,視網膜會變薄,眼底容易有變性區(qū)或者裂孔,散瞳后查眼底情況會更方便。
“但如果想配一個非常合適并且舒服的眼鏡,哪怕40歲以上,其實都是需要散瞳的,”眼科醫(yī)生張慧介紹,“近視的人,沒有散瞳的時候,配出的眼鏡度數可能會偏高。近距離用眼的時候,比如看手機、看書,佩戴度數偏高的眼鏡容易引起疲勞,因為你要用更多的調節(jié)力來看。”
也許有人認為,既然驗光沒有所謂的唯一答案,驗出來的度數不那么準確,不是什么大事,只要不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,差不多能看清就行。而且,即便佩戴了不合適的眼鏡,由于眼球和大腦極強的適應能力,戴一段時間不適感會有所減輕。
更何況如今越來越多的眼鏡店開在商場里,與服裝店毗鄰。在這些時髦的眼鏡連鎖店里,負責驗光的大多是看上去年紀較輕的店員。
配眼鏡不再是在專業(yè)眼鏡店或醫(yī)院里一間“與世隔絕”的房間里進行的嚴肅、專業(yè)的行為,而越來越像買衣服、買飾品等嵌入生活的日常行為。配鏡流程越來越快餐化,使得不少人忽視了正確驗光的重要性。
▲配鏡流程越來越快餐化,使得不少人忽視了正確驗光的重要性。來源:Pixababy
然而,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,驗光不合格的眼鏡可能會讓孩子的近視度數漲得更快。張慧醫(yī)生說:“驗光不合格對小孩來說更嚴重一些,因為這會讓他們頻繁使用睫狀肌,睫狀肌負荷變重,近視發(fā)展的速度就會加快。”
而對于成年人來說,驗光不合格的眼鏡也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的度數增加,還有可能造成眼睛易疲勞、頭暈的狀況。疲勞甚至會引發(fā)其他一些問題,比如眼睛容易發(fā)炎,容易干眼癥等。
佩戴度數不合適的眼鏡,會導致度數增加得更快。而度數越高,患眼疾的可能性越大,如青光眼、視網膜脫落、白內障、黃斑變性等。有研究顯示,與中低度數近視患者相比,中度至高度近視個體發(fā)生青光眼的風險高出近50%,而且近視程度越高,視網膜脫落的風險也越高。
驗光是一項需要嚴格遵守流程標準的醫(yī)學操作。眼科疾病診療過程中,驗光更是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。其檢查內容也不僅僅限于我們通常所說的“度數”,而是有更多的指標。
完整、系統(tǒng)的醫(yī)學驗光流程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,每一步對于最后給出驗光處方都至關重要。
首先是舊鏡檢測以及健康問診。對于佩戴過眼鏡的近視者,驗光師會詢問、測量你目前所戴眼鏡的度數以及佩戴情況。同時,驗光師會了解你的年齡、職業(yè)、用眼習慣、眼科疾病病史等,并詢問你現在遇到的問題,比如是看遠不行還是看近不行,是否有視覺疲勞的現象。
接下來就是客觀驗光,通常也叫做電腦驗光。這個過程是靠機器完成的,人往機器前一坐,很快就能測出一系列數值??陀^驗光主要測的是每只眼睛安靜狀態(tài)下的近視、遠視、散光度數以及兩只眼的瞳距等,是偏向于瞬間狀態(tài)的值。
客觀驗光操作簡單、快捷,但其數值通常不會是最終配鏡時的度數,主要是為之后的詳細驗光做準備。
下一步是主觀驗光,也就是驗光師翻來覆去問問題的過程。在主觀驗光過程中,你可能會看到很多類型的“視標”,這些視標往往有不同的作用,比如查近視度數、散光度數與方向等,驗光師會根據你對不同視標的反應來精細調整數值。
上述操作完成后,驗光師會讓你試戴驗出來的眼鏡。你需要戴著它看近、看遠并且活動一段時間,以考查眼鏡的清晰度、舒適度等。如果合適,驗光師才會下處方書。
或許你已經發(fā)現了,一整套驗光流程下來,驗光師的作用至關重要。然而,碰到合格又經驗豐富的驗光師卻并非易事。
在2012年發(fā)表的一篇論文中,有學者對湖南省驗光行業(yè)進行統(tǒng)計調查發(fā)現,湖南省約有4000家眼鏡行(店、公司),長沙地區(qū)約有600家眼鏡行(店、公司)。按照行業(yè)要求,平均每家店需要擁有2名驗光師;也就是說,長沙地區(qū)的驗光師約有1200名。而整個湖南省的高級驗光員僅有40多個。
調查顯示,湖南省90%的視光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沒受過專業(yè)培訓,全省二級以上醫(yī)院眼視光中心98%以上被沒受過專業(yè)培訓的社會人員承包。導致的直接結果是,眼鏡行業(yè)80%以上的屈光檢查記錄只有驗光結果,沒有進行視功能檢查;驗光不準確,部分地區(qū)眼鏡裝配不合格率高達60%以上。
對于驗光師的培養(yǎng),國內目前多種教育模式并存,“二年制”“三年制”的高職高專教育和“四年制”“五年制
Loading...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