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底病時,假如屈光間質(zhì)不影響拍攝,眼底彩色照片應當是第一個需要檢查的項目。但是,很多照相機上,除了普通眼底彩色拍攝外,還設置了其它有色光源拍攝功能,比如紅光、綠光和藍光等。俗話說,存在就是合理的,那么,這些有色光拍攝功能的設計也一定有它的道理,下面簡單說一下它們各自的特點和作用。
彩色眼底照片
彩色眼底照片,這里指的是真彩照片,實際就相當于醫(yī)生用檢眼鏡所看到的真實眼底:
整個眼底像一個橘紅色的夜空,視盤像一輪明月懸掛在這夜空之上。眼底的中央,有一個比較幽暗的小區(qū)域,是人們常說的黃斑,中心凹反射亮點,像一顆小星星在那里閃爍。如果把視盤比作發(fā)源地,那動脈和靜脈就是從這個發(fā)源地發(fā)出的河流,蜿蜒著流向周邊的天際。
當眼底發(fā)生病變時,這一切就完全不同了,會發(fā)生各種各樣的的變化,比如出血或滲出等等,看上去一目了然。
傳統(tǒng)的彩色眼底拍攝范圍,通常在30°—45°左右。但近年,更大拍攝范圍的廣角相機儀器不斷推出,極大地擴展了眼底的觀測范圍。
紅光眼底照片
相對于綠光和藍光,紅光的波長要明顯的長,它主要用于獲得脈絡膜的信息。在早一些的時候,如今使用的一些觀察脈絡膜儀器尚未問世,因此紅通道照片在當時是發(fā)揮了一定作用的。在紅光照片上,正常情況下會顯示脈絡膜大血管的形態(tài)和脈絡膜背景信息。
假如發(fā)生病變,依據(jù)病變性質(zhì)的不同,也會提供深淺不同、大小不一、形態(tài)各異的病理性信息。這是一個PCV眼底,黃色圓圈所標記的是紅光照片上polyps所在的位置。
綠光眼底照片
至少在2000年左右出版的眼科專著,對于綠光眼底照相技術仍然是很贊賞的,并把它列為“新式檢眼鏡”的配置。這種綠通道照片,大多使用590nm的綠色濾光片,用以消除紅色和藍色光,這時候的眼底,視盤是白色的,視網(wǎng)膜血管幾呈黑色,主要適用于觀察血管和出血病灶。
比如,作為視網(wǎng)膜血管性疾病主要代表的糖尿病視網(wǎng)膜病變,出血和滲出是它的常見征象,這在綠通道照片上會被顯示得非常清楚。在綠通道照片上,也可以看到神經(jīng)纖維的排列情況,但相對于下面要說的藍光眼底照片,還是要略遜一籌。
藍光眼底照片
在SD-OCT神經(jīng)纖維層厚度測定問世之前,臨床上,用藍通道眼底照片來評價視網(wǎng)膜神經(jīng)纖維層的變化,曾壟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進行藍通道眼底拍攝時,通常使用495nm左右的藍色濾光片,用以消除紅光,主要用于觀察視網(wǎng)膜神經(jīng)纖維和黃斑的變化。
像這張?zhí)悄虿∫暰W(wǎng)膜病變圖片,在藍光眼底照片上不僅顯示了出血和滲出,也更為清晰地顯示了神經(jīng)纖維異常。
關于“無赤光”
無赤光(red-free),人們在使用這一術語時,往往并不做更多的解釋。實際上,就目前臨床的使用情況,它包括了綠光和藍光2種檢查方式,細分起來,這2種檢查方法還是略有區(qū)別的。
以下文章來源于王富彬眼科 ,作者上海普瑞
圖文來源:王富彬眼科
Loading...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