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1 /
什么是視覺訓練?
根據美國COVD協會對視覺訓練的定義,其特點為:
對視覺系統(tǒng)逐漸改善的過程
在視光醫(yī)生的指導下完成
根據每個患者的需要進行個性化定制
通常為視光診所中進行每周1-2次,每次30分鐘到1小時的訓練,有時會配合家庭訓練
/ 2 /
視覺訓練使用什么方法?
1、透鏡鏡片
分為正透鏡和負透鏡,正透鏡會引起調節(jié)放松,負透鏡會引起調節(jié)緊張。
2、棱鏡
① 棱鏡會使物體向棱鏡的尖端偏移,在集合訓練時常常會使用到棱鏡;
② 棱鏡不僅可以解決水平方向問題,還可以解決垂直方向的問題。
3、濾光片
① 能夠選擇性的讓光線通過,比如紅色濾光片,透過紅色濾光片只能看到紅色物體;
② 其可以使用在對光比較敏感的患者身上,比如腦損傷的患者有畏光現象,如果選對了濾光片的顏色,就可以讓腦損傷患者避免畏光的產生。
4、遮蓋
多用于斜視或弱視的患者,和傳統(tǒng)遮蓋沒有太大區(qū)別
5、電子設備
比如觸屏的電子設備可以用于手眼協調的訓練;VR技術訓練弱視、雙眼視功能等等
6、平衡木
通過在平衡木上做一些常規(guī)的訓練,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,也可以提高訓練的難度
7、其他為視覺訓練制作的特殊工具
/ 3 /
視覺訓練的目的是什么?
1、幫患者改善或提高視覺技能和問題
2、提高視覺舒適度、難易度和有效性
3、改善患者處理、整合視覺信息的過程(非常重要的一個信息);
物體是如何成像的呢?
物體先成像在視網膜上,經過視神經通路傳入大腦,大腦在對圖像進行整合和處理;因此視覺訓練不僅是訓練眼睛,同時更多的是訓練大腦處理信息的一個過程。
/ 4 /
視覺訓練適合什么人群?
1、傳統(tǒng)
在18世紀后半期,由法國眼科醫(yī)生因自己親人的斜視手術效果不佳而提出
1904年,多位眼科醫(yī)生應用視覺訓練的方法康復雙眼視功能異常(調節(jié)和集合異常)
2、現代
①眼球運動異常
②視覺相關的閱讀障礙
③腦損傷后的視覺康復
3、視覺訓練只適合兒童?
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,成人也適合訓練
1) 因為如果在年齡小的時候已經存在了視疲勞和其它的視覺的問題,隨著年齡的增加,這些癥狀也不會消失;
2) 孩子出現視覺異常方面的問題會表現出厭學,但成年人卻很難做到不去工作;
3) 成年人癥狀會更明顯而且視覺訓練可能更有效,因為成年人主觀能動性更強。
/ 5 /
視覺訓練的效果會反彈嗎?
1、視覺訓練的特點
并不是對眼內肌/眼外肌的肌肉強度的訓練,而是通過在訓練過程中不斷的反饋,讓患者意識到用眼方式的錯誤,從而糾正大腦支配的方式
2、由于很多患者意識不到自己用眼方式是錯誤的,所以反饋對視覺訓練非常的重要
反饋機制:
復視:經常和集合聯系,如果眼睛沒有對準目標,就會出現復視
模糊:對調節(jié)使用不平衡的一個反饋
抑制:對雙眼不平衡的反饋
SILO(近小遠大):集合,相對集合的過程中產生的
定位:尤其雙眼視覺訓練中,有立體的現象,用引導棒定位看到立體的位置
順動/逆動:在集合訓練中會出現順動,散開訓練中會出現逆動
前期需要顧客提供一些反饋機制,后期要擺脫設備,達到一種自由空間的效果,在自由空間訓練達到的效果更接近我們真實生活用眼。
3、用207名患者做的一個實驗,調查視覺訓練后癥狀和體征有沒有反彈
完全治愈的患者在6個月和2年的時間內約90%是沒有任何癥狀和任何反彈。
部分治愈的患者在6個月時約有74%沒有癥狀,但在2年的時候,沒有癥狀的患者很少。
所以完全治愈對患者來說很重要。
4、在訓練室結束后的時間軸
在訓練室視覺訓練剛剛結束的時候,不能立即停止訓練,要做一些簡單的家庭訓練,要從訓練室訓練結束維持3個月,每周2-3次;在結束后的第1個月要重新測一次視功能情況,第3個月時再復查一次;如果3個月后復查,結果正常,可以停止家庭訓練,如果回退,要配合每周一次的家庭訓練,再訓練9個月時復查,如果正常,停止訓練,等到2年再復查就可以,如果復查時輕度回退,每周1次家庭訓練,如有中度回退,增加輔助視覺訓練。通過時間軸可以看到,如果2年沒有回退情況,那么就是完全治愈了。
Loading...
Loading...